【团组编号】4团、5团
【培训专业】化工技术与生物医药
2024年10月27日,“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11所职业院校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37位成员抵达德国,在德累斯顿和柏林进行为期三周的化工技术与生物医药专业培训。
1
开班仪式
10月28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萨克森环境保护和化工职业教育机构(SBG)总经理René Günthel、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李浩然、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连成和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院长汪小根分别代表机构、协会和参团教师发言。
2
专题学习
SBG采用模块化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员详细介绍了德国化学领域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基于实践与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培训过程的规划和组织、跨企业培训对德国化工职业培训的意义等内容,德国讲师们分享了教学经历和体会。
学员们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德国教育体系及“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的理解,包括参与各方(职业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工商联合会、学员)的职责分工与受益情况、考核模式和实施方式等,特别是如何体现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为进一步做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极为有益的经验借鉴。此外,通过专题学习,学员们熟悉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教学和考核评价过程,学习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材开发经验。
3
实践实训
学员们被划分为两个学习小组,在SBG实训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教学实践。一个小组系统参与了流体输送、热量传递、硼酸重结晶、物质粉碎及自动控制等实训项目;另一小组参与了色谱分析法、酶动力学、血液学、组织切片技术、电泳技术、DNA提取和PCR扩增、制药及药物分析设备展示等项目。实训教学活动为学员们设计和把控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课堂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4
参访学习
学员们先后实地参访了东北化学教育机构(柏林)、柏林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德国工商联合会等多家企业、学校、商会及研发机构。通过与学校培训师、企业负责人和学生深入交流,学员们对德国化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进一步了解了高新技术项目、化工制药研发进程,对今后培养技能、素养与岗位需求更加匹配的专业人才大有裨益。
5
收获与成效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调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专业和课程设置高度对接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内容采用以提升职业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和过程导向设计。通过三周的学习,学员们系统、深入了解了德国“双元制”职业的教育理念以及该模式下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深刻认识到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理念,借鉴德国经验,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团队成员】
(以学校名称首字母拼音顺序排列)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合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