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代表团成功访美
最新动态
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代表团成功访美
2024-11-2636









NEWS






2024年11月11日至16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派的中国高校代表团赴美国进行访问。代表团由来自中国21所高校的34名校领导及代表组成,在美期间,参加了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和中美省州高等教育对话会,与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等多所高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11月12日,大会在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举行,吸引了来自中美37所高校的校领导和教育专家百余人参会。威斯康星大学系统校董会主席Jay Rothman、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张靖、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亚洲事务副主任李苏菲出席并致辞。



Jay Rothman在开幕致辞中热烈欢迎中美嘉宾,强调威斯康星大学系统致力于人才培养和研究,期待中美高校实现双赢合作。张靖指出,大会推动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呼吁双方加强务实交流。李苏菲表示,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将继续为中美高校搭建合作平台。



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校长James Schmidt,常熟理工学院校长姜建明,代表团团长、南通大学副校长施佺作大会主旨发言。姜建明在报告中回顾了中美高校的多方面合作,强调应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并建议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James Schmidt分析了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的办学理念,认为中美高校应实现互利共赢。施佺分享了南通大学的国际交流经验,强调将拓展与美方高校的合作。



大会主题研讨由湖南工程学院校长易兵和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副校长Mike Carney共同主持,邀请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校长Katherine Frank、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濮励杰、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副校长Shahzad Ahmad以及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等嘉宾,围绕校企合作如何推动大学服务地方使命与创新发展路径,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三者之间如何实现协同发展,以及中美省州大学如何与企业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等主题展开讨论。本次会议还安排了相关讲座及中美高校洽谈会。



11月14日,代表团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加“中美省州高等教育对话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沈雪松、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主席Charles Welch出席并致欢迎辞。



傅博指出,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两国长期稳定和谐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石。师生流动、跨境教育和科研合作是中美之间建立信任和增进了解的有效渠道,未来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的关键在青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愿与美方合作伙伴一道,继续搭建教育合作平台,通过加强太平洋两岸学界和师生交流,为创建更加和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贡献力量。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沈雪松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主席Charles Welch分别致辞。沈雪松表示,教育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驻美使馆将支持中美大学深化交流,为双方合作提供便利。



Welch说,他在10月底率领由20多名美国高校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通过此访,他深刻体会到中美之间加强交流对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此外,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副主席Luis Maldonado就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演讲,乔治梅森大学等多所美国高校介绍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意向,岭南师范学院等4所中方院校也介绍了学校对美合作情况。会议期间,东北农业大学与东华盛顿大学现场签署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工程专业实验班合作协议。



11月12日至13日,代表团参观访问了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代表们参观了包装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验室,并听取了该校关于产教融合促进学生就业与学校国际化发展的专题报告。


为确保代表团顺利完成出访任务,交流协会于11月10日在上海组织了行前培训会,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新闻文化处处长史培心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所所长邵育群出席并为代表团就“5年5万”重大倡议、中美关系及中美高等教育交流的现状等主题进行报告和交流。


此次访美代表团是在已实施了24年的《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平台上的深入探索。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美高校合作的又一次良好开端,团员们表示此次访问增进了对美国高校产教融合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理解,为各自的教育改革和中美高校的务实交往提供了借鉴与支持。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