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院校“在地国际化”实践探索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副秘书长傅博出席会议。
傅博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跨境国际化”和“在地国际化”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体两翼”,在实践中各有优势,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全景,教育国际化是统筹融合国际性资源后的本土化探索,是让全球优质资源融入育人实践、让国际素养融入教学日常、让国际化理念融入制度体系、让跨文化体验融入校园生活的过程,目标是构建扎根中国大地、融汇国际理念、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高校自主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校长杨爽,澳门大学副校长许敬文,上海大学副校长于雪梅,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屈利娟,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孙建荣,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房欲飞,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郭亮等专家及办学实践者围绕国际化战略制定、国际校区建设、课程国际化及人才培养、国际化校园建设等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
会议期间,交流协会刘利民会长、傅博副秘书长与华南理工大学章熙春书记、李卫青副校长共同发布新书《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之路——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实践》。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近200名国内外代表参会,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成果丰硕。
(会员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