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2024年10月17日,由我会和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塞尔维亚大学校长论坛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宫隆重举行。来自中塞两国40余所大学的校领导、教育专家及政策制定者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中塞教育交流盛事。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塞尔维亚教育部副部长Aleksandar Jovi?以及塞尔维亚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部科学副部长Marina Sokovi?出席论坛并致辞。
李明大使在讲话中指出,人文交流是中塞关系稳定发展的助推器,增信释疑的润滑剂,是加强两国友好交往、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举措。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双方应积极推进教育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化,让青年成为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使者和先锋,共同培养服务两国国家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傅博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中塞两国教育合作源远流长,期待与塞尔维亚高等教育机构推动联合科研、师生流动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探索中塞教育合作新领域、新机遇,为两国师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作为牵头落实习近平主席扩大中外青少年交流倡议的机构,交流协会愿推动扩大中国与塞尔维亚学生交流互换规模,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及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贡献力量。
Aleksandar Jovi?副部长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代表团,并强调了中塞两国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塞尔维亚政府将继续为两国师生流动提供奖学金,鼓励两国在师生双向流动、科研合作、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Marina Sokovi?副部长提到,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时提出的欢迎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和青少年赴华进行科研交流和学习的倡议将为塞尔维亚的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塞两国计划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科学等新兴科学领域开展紧密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在与会嘉宾和代表的共同见证下,诺维萨德大学与天津城建大学,尼什大学与兰州理工大学,普里什蒂纳大学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师生双向流动的机遇与挑战、深化科研务实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南生以及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万红分别就各自学校的实践成果、科研优势、国际合作重点及未来规划进行了分享。与会代表开展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国际合作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双方应积极探索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在塞尔维亚访问期间,代表团还拜访了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院、尼什大学并与相关领导座谈。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郭旭隽、兰州城市学院校长韩高年、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华向塞尔维亚高校介绍了我高校发展特色,积极宣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为中塞两国未来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高等教育合作部供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