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产教融合 共建共享:推动职教出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在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期间成功举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职业教育副国务秘书帕尔迈·盖尔盖伊、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杨军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中国、匈牙利、新西兰等国的17位院校领导、专家做会议发言和分享。
刘利民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职业教育方案和标准在众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生根,基础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核心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对接,宗旨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和多方共治,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提供公共产品,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奉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帕尔迈·盖尔盖伊指出,职业教育既是衔接学习与就业、贯通传统与创新的关键纽带,也是深化国家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中匈两国教育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断走向深入,匈牙利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以职教为抓手,强化国际协作,赋能个体成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李智指出,中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新型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应明确发展定位,提升服务水平;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完善机制建设,开展务实合作;凝聚广泛共识,推动融合发展。
论坛上,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戴裕崴受委托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布。61个入选项目为职业教育出海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教育机构和龙头企业分别签署合作文件,共同推动中国职教高水平国际合作。其中,与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重点开展在新能源领域的教育标准共建、课程资源共建以及师资培训;与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教育、旅游和经贸发展委员会共同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合作;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实施“‘职教出海’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打造国际版“金教材”;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电子通讯领域的全球合作平台,培养全球高技能青年人才,建立全球职业教育标准。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郭滇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处高级项目专家刘育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孙湘春分别从政策研究、国际视角、企业实践三个维度做主旨报告,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与运行机制。
圆桌讨论环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讨围绕“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国际合作机制”展开,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薛冰主持。南京工业职业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新西兰国立毛利大学—奥瓦努伊阿朗伊首席执行官Wiremu Doherty、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梅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搭建师生跨境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深化国际教育合作等维度取得的具体成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明、比亚迪国际人力资源部总监尹博、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飞分别介绍了企业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跨国企业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圆桌讨论第二阶段围绕“创建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职教出海新格局”展开交流研讨,由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向鹏主持。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伟、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晓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邱福明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职教出海背景下海外办学、课程建设、校企协同出海的探索实践。匈牙利创新培训支持中心副主任Pusztai Zsuzsanna、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阳化冰、莱茵技术监护(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东则围绕中匈职教合作课程标准共建与实训资源共享、多语种教材及数字化资源建设、企业推动中资职教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以及跨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题破解思路等内容展开交流。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围绕如何创新校企协同国际合作机制,如何与海外合作方互利共赢、共建共享进行深入研讨,以教育合作支撑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合作、人文交流、和合共生。来自中外政府部门、院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近200名代表参加。
(职业教育合作部供稿)
www.cacie.cn
欢迎关注年会官网
新西兰 New Zealand
CACIE2025主宾国
Country of Hon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