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国际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最新动态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国际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11-028



10月30日,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国际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研讨会在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期间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联合国训练研究所附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承办,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作为支持单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多边外交司司长拉比?哈达德(视频)、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有关高校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演讲。来自有关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会。



刘利民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将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持续做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国际课题合作、多元文化对话增强跨文化理解力与责任感,培养更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兼具科技素养与全球治理智慧的复合型人才。交流协会愿协同各方积极打造高规格、机制化的对话与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拉比?哈达德司长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推动国际组织治理体系转型,要求人才打破学科壁垒。国际治理人才培养需深化高校与国际组织协作,期待与更多高校在课程研发、学生实训、联合科研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做主旨演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做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发表题为《人工智能重塑全球治理与人才新要求》的演讲,阐述人工智能对国际组织运行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产生的风险提出警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见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国际组织的新使命》进行深度分享,精准点出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双刃剑”效应,既阐明了国际组织在推动教育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更以深厚的人文视角强调守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使命。



会议围绕如何定义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胜任力和大学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治理挑战开展跨界对话和研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与国内外高校领导深入探讨,厘清“技术认知、价值坚守、跨域整合”的胜任力核心,探索高校学科重构、伦理融入的实践路径。



会议邀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等国际组织围绕国际治理与国际组织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专题介绍,分享实践经验,发布科研实习实训项目等活动,搭建起高效的资源对接桥梁。



作为本次会议成果,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以及有关高校和国际组织联合发起“聚智赋能共治:人工智能时代国际治理人才培养行动倡议”,凝聚“技术-理论-跨域”融合的人才培养共识,搭建“高校-国际组织-行业”协同的合作平台,为后续各方共同行动筑牢根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王鲁新作为发起方代表出席倡议发布仪式。



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就共同推进“联合国国际组织职业发展规划项目”续签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全新阶段,合作领域将拓展至可持续发展教育、人工智能与创业创新、青年孵化、院校能力建设等关键领域。


会员工作部供稿)



www.cacie.cn

欢迎关注年会官网

新西兰 New Zealand

CACIE2025主宾国

Country of Honor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