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教育国际交流》| Ben Sowter等,QS学术顾问团队: QS 2025世界大学排名解析——聚焦中国
最新动态
《教育国际交流》| Ben Sowter等,QS学术顾问团队: QS 2025世界大学排名解析——聚焦中国
2024-07-184

编者按: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是目前全球的三大权威大学排名之一,每年的排名发布都会吸引全球教育界的目光。2024年6月5日,QS发布了2025版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整体表现亮眼。本期编辑部特邀Ben Sowter高级副总裁及QS资深学术顾问团队对此次排名进行独家分析,对中国高校的表现作出权威解读,并就“留学中国”的品牌建设提出专业建议。


QS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被咨询最多的国际大学排名,也是唯一同时将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纳入评价体系的排名。2024年6月刚刚出炉的2025年排名指标与2024年的排名指标体系一致,分别从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师均论文引用率、国际教师占比、国际学生占比、国际研究网络、就业成果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考量。此次的QS排名涵盖了来自106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1500所大学。排名依据包括:1700万篇研究论文,1.76亿次引用(不包括自我引用),190万份学术反馈,66万份雇主反馈,来自全球5600家院校的数据,230,000个单独数据点;来自175,798名学者和105,476名雇主的深度见解和洞察。


一、本次QS排名,中国大陆高校表现亮眼

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1所大学入选本次QS排名,超过中国入选大学总数的国家只有英国(90所)和美国(197所)。在71所大学中,有48所大学(68%)的排名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提高,排名有所下降的大学只占16%。几乎一半(46%)上榜的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全球500强,其中5所中国大学跻身全球前50名,这5所大学中有4所排名上升,其中清华大学重返全球前20名,中国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则从第17名升至第14名,在中国高校中排名最高。复旦大学从第50名跃升至第39名。上海交通大学重新进入前50名,从第51名跃升至第45名。排名最高的10所中国院校中,有7所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其中同济大学进步最大,从第216名跃升至第192名,这是同济大学首次跻身全球200强(见表1)。

▲  表1   2025版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

前200名的中国大学

从单项指标来看,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影响力表现卓越。24所大学的师均论文引用率进入了前100名,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领先于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两国各有13所大学进入前100名。
教学能力和就业能力是QS排名中较为重要的指标,然而在这两项上,中国大学的表现相对较弱。在教学能力指标(师生比例)中,中国大学均未进入全球前50名,全国表现最好的是清华大学(排名62)。在就业成果指标中,中国大学均未进入全球前50名,全国表现最好的是北京大学(排名56)。

2025版QS世界大学排名表明,中国顶尖大学的地位正在上升。中国作为全球高等教育强国,对更高卓越标准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过去的10年中国高校的崛起也有目共睹,不仅有同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学府创下排名新高的成绩,在高校研究影响力方面也表现出色,中国20年的持续战略已结出硕果。如果中国的大学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并缩小班级规模,不仅将在这一具体指标的排名上大幅提升,每个学生将受到更多关注,也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成果评分,中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也会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加强院校和行业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学在就业能力衡量指标中的表现。


二、直面挑战,提升“留学中国”吸引力

正因数十年来高校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国际学生的主要留学目的地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有210,903名国际学生,这一数字较2013年翻了两倍之多(见图1)。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前往中国的学生人数停滞不前,但现在各大院校重新开始重视提高其国际招生能力。现有的大部分国际学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2016年中国60%的国际学生来自亚洲其他国家。预计未来各大院校的招生活动将更为多样化,这也将挑战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作为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地的主导地位。

▲  图1   2013-2022年中国国际学生人数变化

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因统计口径不同,与国内官方的相关统计数据有所差异

为更好地了解留学生的最新需求,QS开展了2024年国际学生调查。该调查收到了来自198个国家和地区的146,619份问卷反馈,其中4756人有兴趣在中国学习。当被问及选择留学国家的优先考虑因素时,有意愿留学中国的学生表达了非常明确的想法,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包括“该国欢迎国际学生”(占比58%)、“该国拥有高质量教育的大学”(占比49%)及“可负担的生活费用”(占比46%),在与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老牌留学目的地相比较时,这三项的考虑权重尤其重要(见图2)。    

▲ 图2   潜在留学生认为影响大学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来源:2024年QS国际学生调查
中国院校要想成功推进招生计划,就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未来的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有更广泛的选择,这意味着学校需要完善其价值主张,并制定有效的推广策略,以可信和真实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除了教育教学水平外,特别值得高校关注的是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在未来学生决策中的作用。
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受到关注
在中国以及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学生们希望所选的学校和课程能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竞争力。通过2024年QS国际学生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想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在决策过程中的核心考量之一便是就业机会。调查显示,所学课程带来的工作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是高校第三及第五大最可靠的教学质量指标(见图3),这也再次表明了高校将毕业生就业能力纳入与未来学生沟通策略至关重要。 

▲ 图3   潜在留学生认为影响大学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来源:2024年QS国际学生调查

除此之外,院校在向学生介绍其教学质量时,也有必要强调院校对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视,并将实习和体验学习纳入课程设置,向毕业生充分展示在校习得的技能如何能为雇主提供价值。教学质量是学生择校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充分阐明这一点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大学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成为留学生择校的重要考量因素
大学在通过发展新技术和气候科学研究助力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各国高校对此日益重视,但向学生传达这一信息时有效性还略显不足,往往停留在描述宏大的愿景和抽象的政策上。根据QS的调查,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对许多学生(63%)来说是重要考量因素。如学校能将相关研究转化为在校园内外可见可感知的日常举措与活动,并将这些活动纳入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与内容,将是展示院校可持续发展贡献的最有效方式。
当学生被问及依据哪些活动来确定一所大学是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时,最广泛使用的指标是“校园倡议”(72%)和“与当地社区在可持续及社会公正的倡议下共事”(70%),这再次表明院校通过有形活动向学生宣传其可持续发展优势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途径(见图4)。

▲ 图4   留学生评价大学可持续发展贡献的重要因素

来源:2024年QS国际学生调查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新一代留学生有着一系列明显不同的优先考虑事项和动机。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雇主也在高度关注毕业生的成绩和就业能力。院校需要做出有效的回应,与雇主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毕业生能够满足雇主的需求。

同时,学生们越来越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并认为大学需要在应对气候危机中发挥主导作用。高校想要在入学前有效地吸引潜在学生,宣传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和贡献应成为推广战略的重点之一。


三、提升中国高校国际影响力的建议

在过去的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中国高校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也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目前有5所中国高校进入2025版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前50名,9所高校进入全球前200名。在衡量大学研究影响力的指标——师均论文引用率中,有15所大学跻身全球前50名,而在10年前,仅有2所。
然而,这些傲人的科研表现目前还没有完全转换为与之相称的学术声誉。10年前,4所中国大学在学术声誉这一指标中进入前100名,而10年后这一数字依然仅有5所。在国际研究网络这一衡量全球参与合作多样性的指标中,目前也只有浙江大学一所中国高校进入了全球前200名。中国高校在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师比例这一指标中的表现也不甚理想,无一所进入全球前100名,进一步反映出中国高校在品牌与声誉、国际合作和国际化方面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那么,中国高校的国际品牌和声誉建设未来可以在哪些方面着力呢?
首先,高校的决策部门需要充分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品牌宣传的意识。应精准地找到自身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并借助合适的平台,在国际交流中充分彰显自身的特色。比如,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中国铁路交通领域的领军高校,可以将参与建设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的故事向全世界讲述;被誉为中国新能源领域“黄埔军校”的华南理工大学也可以将行业优势和成果向全球进一步推介,特别是全球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故事会更有时代的传播性,也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中国高校可以进一步拓展跨国教育合作,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过去的20几年中,中国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都是很好的例子。与此同时,中国高校也与海外高校合作创立了很多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向外交流的机会。然而,中国大学在“走出去”的路上仍处于萌芽阶段,在海外设立校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且规模和质量上较为参差不齐。其中,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也在搭建国际化产学研创新平台上做出了不错的尝试。只是,中国高校仍需要继续探索和加速向外扩展的脚步,从而提升中国高校在全球的国际声誉和传播力。
最后,中国高校还需要积极借助与其他国家的科研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声誉。据爱思唯尔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中国高校的国际科研合作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持续下降,2023年已经下降至18.4%,而美国和英国的国际科研合作论文占比分别为39% 和64%。国际科研合作对大学的重要之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产生更大规模的学术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借此加强国际科研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提升科研活力,保证研究水平的前沿性。 
目前,很多中国大学都在全球招生中遇到了挑战,尤其是在招收欧美学生方面。究其原因,除了东西方招生宣传使用的平台渠道不同,对学生的留学动机把握不够全面,以及招生团队的策略制定有待优化外,其背后的更深层原因是中国大学在全球的影响力,特别是国际学生中的影响力还尚未被充分挖掘。实现“留学中国”的蓬勃发展,除了用科研和奖学金作为吸引力外,中国大学还需要深入了解各国留学生的留学动机,有的放矢地提升在国际学生中的声誉。 
品牌和声誉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高校可以依托在科研上所取得的耀眼成就,根据自身特色找准国际定位,并借助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全球声誉。QS愿成为中国高校在品牌和声誉建设、国际合作以及国际化发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不断拓宽中国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注:文中的中国大学/高校主要指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

(作者:Ben Sowter, QS 高级副总裁;Alice Wei, QS高级顾问;Alex Berka, QS 顾问;Simona Bizzozero, QS公关总监;Sally Zhang, QS区域总监)


  ■ 本文刊登于《教育国际交流》2024年第4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编辑:李荷
  微信排版:袁月





往期文章:

《教育国际交流》| 杨湘伶 曾圣洁:服务国际产能合作 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

《教育国际交流》| 焦胜军 郝付军 邵健:紧跟铁路教随产出   伴随中企职教出海——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国际交流》| Diarmuid Hegarty: 中国与格里菲斯学院学术合作二十五周年回顾

《教育国际交流》| 疫情后国际比较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出国留学趋势 | 任蕾

《教育国际交流》| 开放合作   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 | 王树声

《教育国际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中的独特担当 | 席酉民

《教育国际交流》| 扎实推动民间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 | 刘利民

《教育国际交流》|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何为? | 王殿军

《教育国际交流》| 职教出海传播中国方案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谢永华

《教育国际交流》| 以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加拿大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协会(CICan)的实践与思考 Alain Roy

《教育国际交流》| 国际特色课程的中国底色和世界格局 | 张修明 刘晓华

《教育国际交流》| 迎接变革,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 Robert O. Davies

《教育国际交流》| 主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大局 奋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地 | 舒培冬

《教育国际交流》| 笑的艺术:相声的幽默之道 | David Moser

《教育国际交流》| 以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任少波

《教育国际交流》| 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建成教育强国 | 王定华

《教育国际交流》| 中加高职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保障机制 |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Canada

《教育国际交流》| 打造教育特色,培养创新人才——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办学实践 | 林丹明 裔传萍

《教育国际交流》| 未来科技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双碳”战略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薛其坤

《教育国际交流》| 追求卓越,为数字化转型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 尤政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点击“来稿摘编”。


欢迎投稿、订阅杂志!


扫一扫,订阅杂志





《教育国际交流》双月刊

CN 10-1836/G4

ISSN 2097-2377

邮发代号:82-522

投稿邮箱|editor@ceaie.edu.cn

订阅邮箱|dingyue@ceaie.edu.cn

广告邮箱|ad@ceaie.edu.cn


阅读原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