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6日,由泰国教育部、泰国素拉那立皇家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国家科学学会、国家科学博物馆等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亚洲科学营在泰国素拉那立皇家大学隆重举行。本届科学营以“漫步文化,探索科学”为主题,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青少年及领队参加活动。泰国诗琳通公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选拔的中国青少年代表参加活动。
主旨报告闪耀智慧火花
中国学子提问获赞
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Takaaki Kajita、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regory Paul Winter、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rew Weissman、2002年汤川纪念奖得主,东京大学宇宙物理数学连携研究所(IPMU)所长Hitoshi Murayama,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欧莱雅“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Lourdes J. Cruz做科学报告。
来自深圳高级中学孙浩宸同学针对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向王贻芳院士提问、宁波外国语学校的张乐荃同学就利用抗原相关的mRNA制备疫苗、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高夕然同学就circRNA与mRNA提问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鲁·魏斯曼博士。
诺奖得主揭秘科研心路
热爱与坚持是成功密钥
亚洲青年学子与诺贝尔奖得主及世界顶尖科学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世代对话。科学家们分享了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突破,并鼓励青年学子勇敢追求科学梦想。中国代表团积极提问,与大师零距离交流,展现了浓厚的学术热情。
跨国界思维碰撞
点燃科学创新火花
在精彩纷呈的专题工作坊中,来自泰国素拉那立皇家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泰国科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等15位科研学者与亚洲各国青年学子展开深度学术对话。教授们不仅带来前沿领域专题讲座,更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同学们围绕量子物理、生态系统、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展开思维碰撞。中国学子积极投入讨论,提出创新性见解,展现了出色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国代表团成绩亮眼
诺奖得主亲笔签名嘉奖
在紧张激烈的海报展示环节,中国学子凭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赢得评委认可,共获得铜牌、银牌、荣誉奖等9个奖项。其中,来自深圳高级中学的孙浩宸同学更以卓越表现荣获团队特别奖,并获诺贝尔奖得主亲笔签名鼓励。
文化交融
科学之外的心灵对话
在紧张的学术活动之余,中国学子与来自亚洲各国的青年朋友共同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感受泰国独特的人文魅力。同学们走进泰国高棉遗址披迈历史公园,在千年古寺的石刻天文图中寻找古代科学智慧、徒步考艾国家公园的原始雨林,探索世界遗产保护区的生态之美、在泰式舞蹈的优美韵律中感受肢体力学之美、在泰拳训练中领悟“八肢艺术”的哲学智慧、在美食制作中探索舌尖上的化学反应。这场跨越学科与国界的对话,让年轻的心灵在文化互鉴中收获了超越学术的成长。
编者按:
亚洲科学营(Asian Science Camp, ASC)是一个旨在促进亚洲地区青年学子交流与合作的年度活动。科学营汇聚来自亚洲各国的优秀高中生和本科生,并邀请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知名科学家等嘉宾出席。科学营通过主旨报告、分主题研讨、小组讨论、海报竞赛等多种学习交流形式,为青年学子提供对话大师、接触前沿科学的机会,通过顶尖科学家的面对面指导、跨学科探讨以及丰富的学术互动,推动亚洲青年学子在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亚洲青年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与创新中突破界限,探索未知领域。
该活动曾在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轮流举办,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以色列等。
(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