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7月26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年会”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成功举办。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打造亚洲职教合作典范”,缅甸教育部副部长内苗兰(Nay Myo Hlaing)、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贺迪(Hadi Tjahjono)、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参赞李健(Yudil Chatim)、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区域中心副主任索夫瑞·阿里(Pg Md Sufri Pg Ali)等出席会议。联合会的成员单位以及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业企业的180余位代表参会,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校长刘雁主持会议。
内苗兰副部长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技术革新和全球竞争,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希望通过联合会这一平台,加强产业与教育的联系。
李智副司长在致辞中肯定了联合会在开展中国东盟双多边职业教育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完善对话合作机制、打造务实合作项目、开放普惠优质资源、共建职教质量标准。
安延副秘书长指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作为一个长期、稳固、开放的合作机制,已成为中国与东盟职教合作的主平台。希望联合会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平台作用、引领合作发展,打造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
贺迪主任表示,东盟与中国在农业、汽车、医疗服务、旅游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东盟中心已将职业教育列为优先事项,将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李健参赞表示,印尼与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建议双方深化院校合作、扩大产业导向培训,共建面向未来的包容性职教生态,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索夫瑞·阿里副主任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合作概况,提出推动职教发展的四大关键机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合作部翟金鸣主任代表联合会中方秘书处做年度工作报告,介绍了联合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和未来发展思路,提出联合会将实施“四项行动”,强化组织建设、推进信息共享、推动机制改革、打造领航计划。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甘金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余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杨帅分别代表联合会框架下的中国—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国—老挝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做工作报告。
会上发布四项成果,包括成立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成立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布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标准升级项目(ICVEEP)机电一体化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宣布老挝国家职业教育5级职业标准共建项目立项。内苗兰副部长、李智副司长、安延副秘书长等为第三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10对中外方代表授牌。
专题研讨环节分别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徐华和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华主持。第三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相关成员单位代表围绕合作成果典型案例进行交流,行业和院校代表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角度深入讨论了新形势下与东盟国家开展高水平合作的实践经验和认识体会。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于2022年成立,由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共同揭牌。联合会年会是年度机制化工作,中外成员单位齐聚贵阳,共同梳理总结、交流互鉴过去一年的经验与成果,研讨未来工作方向和举措,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职业教育合作部供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