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6月6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和Elsevier(爱思唯尔)共同承办的“2025年第9期院校国际发展能力提升项目(InterPro)—国际科研合作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专题报告活动在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报告活动开始前会见参会嘉宾,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昕、 Elsevier(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出席报告活动并致辞。
任友群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国际科研合作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持续推进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外青少年交流和国际学术期刊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未来,希望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好学校文史见长和齐鲁医学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更好服务国家大外交战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傅博表示,将会继续支持山东大学在中外教育交流领域的各项工作,期待山东大学能够发挥高水平综合高校优势,汇聚优质学者、学术资源,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更多山大声音。
易凡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在拓展国际科研合作、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和提高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他表示,学校将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校国际化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定推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发展,主动融入全球科研合作网络、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创新能力的青年科研力量,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作出山大贡献。
傅博表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科研合作是推动高校发展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我们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而青年科研人才则是重要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愿继续与高校、企业、国际出版机构等机构合作,为高校国际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支持与服务,助力我国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事业迈上新的高度。
张昕介绍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高校期刊,特别是英文期刊的发展现状。表示将继续助力国内高校依托科技期刊平台在服务学科发展、发表科研论文、推动学者担任高水平期刊的主编、编委、审稿人以及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李琳表示Elsevier(爱思唯尔)致力于服务全球科学共同体,提供更好的科研的信息决策数据支持服务,将全力支持国内高校及科研人员以以数据作为洞察,破解国际合作困境;以学术社区平台创新,赋能科研合作与传播;助力人才领域重塑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服务。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国际交流》编辑部主任唐振福主持活动,本期专题报告活动以“全球视野、协同创新—国际科研合作与青年人才成长路径”为主题,邀请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Elsevier(爱思唯尔)等机构的学者专家做专题报告。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教育国际交流》期刊对报告活动的召开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山东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各高校国际合作处、科研处干部、期刊编辑、教师、 医生、博士生及其他科研人员约150人参加了本期报告活动。
2024年10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发起“国际科研合作交流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汇集国际顶尖出版机构、学术期刊和专业学会资源,助力我国高校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渠道,推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此次专题报告活动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育国际交流》编辑部供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