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亚洲科学营(Asian Science Camp, ASC)是一个旨在促进亚洲地区青年学子交流与合作的年度活动。科学营将汇聚来自亚洲各国的优秀高中生和本科生,并邀请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知名科学家等嘉宾出席。科学营为青年学子提供对话大师、接触前沿科学的机会,通过顶尖科学家的面对面指导、跨学科探讨以及丰富的学术互动,推动亚洲青年学子在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亚洲青年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与创新中突破界限,探索未知领域。
该活动曾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轮流举办,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以色列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2009年累计选派200名青年学子,参与派出的学校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格致中学等。
第十五届亚洲科学营将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6日在泰国素拉那立皇家大学举办。此次活动将由泰国教育部、泰国素拉那立皇家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国家科学学会、国家科学博物馆等联合举办。
拟出席科学家
实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1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得主,领导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精确测量中微子振荡参数。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因开发噬菌体展示技术革新了抗体药物研发。他的成果推动了抗癌药(如赫赛汀)和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如阿达木单抗)的诞生,是英国爵士头衔获得者。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与Katalin Karikó共享),开创mRNA修饰技术,为辉瑞/BioNTech与Moderna新冠疫苗奠定科学基础,被誉为“疫苗革命之父”。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通过超级神冈探测器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中微子具有质量,颠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认知。
2002年汤川纪念奖(理论物理学最高奖之一)得主,研究中微子质量起源与超对称理论,现任东京大学宇宙物理数学连携研究所(IPMU)所长。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欧莱雅“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专注海洋毒素(如芋螺毒素)研究,其成果为神经疾病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
选拔标准
1. 参选学生须为高二至本科二年级在读;
2. 热爱祖国、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积极进取;
3. 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具备较高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开展学术交流与辩论。
申请流程
1.申请:即日起至4月28日。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
2. 选拔:项目申请者需录制3分钟以内的“英文自我介绍”视频,阐述参加活动的目标和期望;并提交至指定邮箱gcc@ceaie.edu.cn,邮件命名形式:亚洲科学营+学生姓名+视频。
3. 缴费:入选学生与AFS项目全国办签订项目协议,缴纳项目费。
项目费:13,800元/人
费用包含:项目协调与统筹、国际往返机票、活动期间食宿与交通、行前跨文化理解和沟通培训、行前食宿、境外保险。
费用不含:护照工本费、国内交通费、国际航班行李超重费用及科学营期间个人零花费等。
联系方式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
孙老师,韩老师
010-66414256转825、818
邮箱:info@chn.af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