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2025年中方能力建设活动于4月11—13日在辽宁大连成功举办。共有来自90余所高校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约160名领导和代表参加本次活动。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成恩教授致欢迎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外交部欧洲司、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参赞夏晓曦,匈牙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与教育参赞、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主任郝璐璐(Honecz Anna Lujza)等出席并作报告。
傅博副秘书长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有力推进了双方高校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助力中欧高校在双边、多边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中欧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交流协会作为联合会中方秘书处,未来将继续在推动人才培养、师生互换、青少年长短期交流等更高层次、更多维度发挥桥梁作用,促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蓬勃发展。
李成恩副校长表示,大连理工大学作为联合会理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中方牵头单位,愿与联合会成员高校共同搭建牵引中国与中东欧教育资源共享的高速通道,加固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让中欧教育合作提质增效,为中欧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周莉副司长、夏晓曦参赞分别围绕对欧教育开放战略政策、中东欧国家现状与未来合作机遇作专题报告。报告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介绍了中欧双方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交流的成功模式与发展趋势。未来,希望高校能通过持续推进对欧务实合作,为我国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不断注入新动能,推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行稳致远。
郝璐璐参赞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匈牙利高等教育概况,并对下阶段加强双边合作提出宝贵建议。
活动还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陈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董希骁以及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孟韬三位专家同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分享。交流协会秘书处代表向联合会成员院校作联合会中方秘书处工作报告,并由宁波大学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交流网”的开发建设情况。
为帮助参会代表了解“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的举措成效,活动还组织参观访问了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及实验室等。
自2019年开始实施的中方能力建设活动旨在帮助联合会中方高校提升对外交流能力,促进中国—中东欧教育合作提质增效。与会代表表示,本次能力建设活动聚焦在新形势下通过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专家解读和院校间务实交流,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欧教育交流合作的趋势与发力点,为高校了解政策、互学互鉴搭建了桥梁,是一次“干货满满”“获得感强”的交流活动。
(高等教育合作部供稿)
-END-